那些刷屏的科学谣言是如何炮制的?
[纪元14年08月9日]
“在北京待一天相当于抽20支烟”、“吃一包泡面需要解毒32天”、“微波炉加热食物会产生致癌物”……你的微博、微信朋友圈是否被这些看似“科学”的信 息刷过屏?你是否也因恐慌而转发过此类信息?近日,知乎网上一个话题引起网友热议:“高质量的科学谣言是如何被编造出来的”?网友说,“高质量”的科学谣 言比其它谣言具备较高的“模糊性”和“迷惑性”,所以流传甚广、危害极大。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,赶紧“涨涨姿势”,练几招“黑魔法防御术”吧。
网友分析称,编造一条“高质量”的科学谣言离不开四大“经典”要素:1、良好的文字质量。有错别字……
挺有意思..